毛片av无码专区
  • <track id="1uacb"></track>
  • <tbody id="1uacb"><div id="1uacb"></div></tbody>
  • <bdo id="1uacb"><optgroup id="1uacb"><thead id="1uacb"></thead></optgroup></bdo>
    <bdo id="1uacb"><dfn id="1uacb"></dfn></bdo>

      <tbody id="1uacb"><div id="1uacb"><address id="1uacb"></address></div></tbody>
      <track id="1uacb"></track>

    1. 當前時間:
      復合材料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行業新聞復合材料

      凝心聚力開新篇 都是橫戈馬上行 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2016年經濟運行分析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12 15:41

          2016年,世界經濟復蘇依然緩慢且不均衡,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持續推進,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以供給側改革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深入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行業發展呈現諸多亮點,不僅創造了“十三五”時期的良好開局,也為行業實現既定目標壘實了基礎,插上騰飛的羽翼。在建材行業經濟運行總體趨穩但基礎仍較為脆弱的大背景下,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2016年行業經濟運行綜述
          2016年全行業行業經濟運行總體緩中趨穩、穩中向好,主要經濟指標依然保持了較快增長,經濟效益良好,在建材行業中繼續擔負著增長極的重任。其中:
          玻璃纖維行業表現相對突出,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1673.0億元,同比增長6.6%;利潤總額119.0億元,同比增長10.8%。2016年上半年,玻璃纖維增強紗市場供求關系繼續保持適度從緊,產品價格延續了去年的增長勢頭,帶動行業整體利潤水平持續攀升。下半年,受風電市場減速發展的影響,增強紗市場回落,但電子紗市場異軍突起,產品價格大幅攀升,確保行業整體利潤實現快速增長。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行業方面,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1083.6億元,同比增長10.5%;利潤總額73.4億元,同比增長5.5%。由于受到上游玻纖及樹脂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較快,但因行業自身存在產能分散、同質化競爭問題,原料漲價未能全部傳導至下游,擠壓行業利潤空間,從而導致行業整體利潤水平增速遠遠落后主營業務收入增速。
       玻璃纖維行業
       1、玻纖紗產量穩中有增

          2016年,全行業玻璃纖維紗產量362萬噸,同比增長12.07%。其中:池窯紗產量340萬噸,同比增長11.66%,占玻纖紗總產量的93.92%;坩堝拉絲產量22萬噸。玻纖行業產能增長主要集中于三大池窯企業,受風電、熱塑及覆銅板行業需求的拉動,行業產能利用率提高,產量穩中有增。(2016年玻璃纖維紗產能結構見圖1)
       圖1  2016年玻璃纖維紗產能結構示意圖

      1.jpg

      2、 進口量減少,出口量增加
      (1)進口數量繼續減少,均價回升
       
         2016年,玻璃纖維及制品進口數量19.26萬噸,同比下降17.3%;進口額8.07億美元,同比下降9.1%。玻璃纖維及制品進口均價美元4188.36美元/噸,同比增長9.97%。行業進口在產品數量持續減少的基礎上,產品結構持續高端化。其中:
         玻璃纖維粗紗進口量2.33萬噸,同比減少59.83%,進口均價857美元/噸,同比降低29.84%
      玻璃纖維細紗進口數量1.23萬噸,與去年走勢相同,繼續大幅下降43.32%,平均單價繼續上漲至5165美元/噸。玻璃纖維薄片(巴厘紗)進口量1287噸,較去年大量減少,同比下降41.66%,進口均價6316美元/噸,比去年增長11.67%。(2016年玻纖及制品進口產品結構見圖2)
      圖2   2016年玻纖及制品進口產品結構圖

      2.jpg

      (2)出口數量增長,貿易順差12.54億美元
                
      2016年玻纖及制品出口數量131.02萬噸,同比增長4.90%;出口額20.6億美元,同比增長0.49%,與去年基本持平;出口均價1572.88美元/噸,同比降低4.14%。貿易順差12.54億美元,同比增長7.82%。此外,巨石集團、重慶國際兩大企業在海外的池窯生產基地運轉逐步進入正軌,海外玻纖紗產量合計達到17.5萬噸。一方面受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回溫影響,另一方面巴黎氣候大會召開和《巴黎協定》的簽署,促使人類不斷尋找減少碳排放的措施和辦法,促使輕質高強纖維復合材料日益受到追捧,帶動國際玻纖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
          玻璃纖維粗紗出口量56.39萬噸,同比增長0.61%,出口均價949.9美元/噸,高于進口均價92.84美元/噸。玻璃纖維細紗出口量4.67萬噸,較去年上漲10.4%,出口金額0.87億美元,與去年基本持平,但出口均價1869.04 美元/噸,降幅達12.27%。(2016年玻纖及其制品進出口統計匯總見表一;2016年玻纖及制品出口產品結構見圖3)

      表一   2016年玻纖及其制品進出口統計匯總表

      凝心聚力開新篇 都是橫戈馬上行 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2016年經濟運行分析圖3  2016年玻纖及制品出口產品結構圖

       凝心聚力開新篇 都是橫戈馬上行 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2016年經濟運行分析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行業 

      2016年,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行業發展遭遇較大挑戰,尤其是在纖維增強熱固性復合材料方面,隨著全社會對于環保問題的日益關注,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均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一方面是生產環節的環保排放,由于前期環保意識不足,環保投入缺失,導致很多企業無法正常生產。另一方面是產品回收問題逐步受到下游市場關注,在尚未有成熟回收處理措施情況下,部分細分市場需求有逐步萎縮之勢。在此基礎上,2016年全行業纖維增強塑料制品總產量約為462.3萬噸,同比增長1.2%。其中,纖維增強熱固性產品產量為265.8萬噸,同比減少5.2%;纖維增強熱塑性產品產量為196.5萬噸,同比增長11.39%。(2016年熱塑性與熱固性復合材料產量比見圖4)
       圖4  2016年熱塑性與熱固性復合材料產量比示意圖
      凝心聚力開新篇 都是橫戈馬上行 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2016年經濟運行分析 
       
       
       


      1、 熱塑性復合材料制品 

      受惠于綠色經濟發展,包括工程塑料、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在內的各類熱塑性復合材料在汽車輕量化、家電、建筑等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產量穩步增長。2016年熱塑性復合材料制品產量196.5萬噸,較去年增長11.39%,連續兩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尤其近年來,非工程塑料類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發展,正逐漸成燎原之勢。
          其一,以福建海源、鄭州翎羽、河北立格、山東美爾佳為代表的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生產企業,在前期持續研發及應用投入基礎上,2016年開始逐步進入市場擴張期,產品逐步拓展至汽車零部件、建筑模板、物流托盤、養殖場建設等領域。
          其二,以廣東金發、浙江華江、杭州華聚、中廣核俊爾為代表的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生產企業,也已經在工藝裝備與規?;a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各類制品應用于軌道交通、房車、建材等領域,市場規??焖僭鲩L。
          其三,以山東美爾佳、福建新通源為代表的管道生產企業,通過新工藝新裝備,分別研發編織加筋管道和熱塑熱固雙壁管道,以代替正在面臨質量問題和低價惡性競爭雙重壓力的夾砂管道,目前已經逐步應用于城市給排水管網建設和水電站輸水工程。
       
      2、 熱固性復合材料制品
          熱固性復合材料發展,整體受環保、產品質量及原材料漲價等多重困難困擾,發展相對低迷。2016年各類熱固性復合材料制品產量約265.8萬噸,同比回落5.2%。按工藝制品分:手糊及纏繞類制品,由于中小企業眾多,同質化競爭激烈,加之外部生產經營壓力加大,部分企業被迫實施關停并轉。2016年手糊成型工藝制品產量約為78萬噸,同比下降6.5%,在纖維增強塑料制品行業總產量的比重繼續下降至16.90%;纏繞制品總產量68萬噸,同比降低10.0%。拉擠、模壓及連續擠拉板材類制品,在輕質建材、建筑衛浴、軌道交通、汽車輕量化,以及海外出口等領域,市場需求有所增長。2016年拉擠制品產量約33萬噸,同比增長8.0%;模壓制品產量約39萬噸,同比增長7.0%;連續板材類制品產量18.6萬噸,同比增長5.0%。
      液體模塑類制品,主要受風電市場波動影響較大,經過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近40%的高速增長,國內市場已經被嚴重透支,自二季度以來需求量快速萎縮,后續需等待下游風電行業市場消化,并及時跟進風電產業調整的方向。2016年液體模塑類制品產量約30萬噸,同比降低約20%。
      玻璃纖維行業準入實施成效卓著
          玻璃纖維行業持續良好的發展態勢,得益于國家發改委2007年頒布的《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工信部2012年出臺的《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2012年修訂)》和《玻璃纖維行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3個綱領性文件,文件的先后出臺積極健康地引導了行業主動實施產能有效控制和優化調整,大大促進了骨干企業技術裝備提升、生產管理提升、應用拓展創新能力的提升以及自律意識的增強,確保了玻纖行業在市場需求乏力的情況下,實現穩定增長,表現優異。正是由于行業準入制度的出臺實施,為玻璃纖維未來的騰飛鋪下了康莊大道。
       《完善纖維復合材料行業準入政策研究》項目開題
          結合國內外纖維復合材料的發展現狀,我國的復合材料行業仍存在產業集中度低、小企業比例過高、落后工藝產能高、綠色發展意識薄弱、退役產品回收難、熱塑產品推廣慢等問題。為促進產業鏈健康發展,借鑒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政策的實施經驗,加快復合材料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信部產業政策司與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于今年8月簽訂了《完善纖維復合材料行業準入政策研究》委托項目。任何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都離不開國家產業政策的有效引導和保障,此次將復合材料行業納入準入管理,為的就是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纖維復合材料發展的綠色健康之路,推動行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為復合材料行業的明天壘下堅實的基礎。
       全產業鏈聯動,尋找供給側新突破
           2016年既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局之年。在這一年里,全行業積極行動起來,發力供給端,全面落實中央提出的“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穩定增長。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供給側改革是一項長期工程,關乎全局和長遠,在玻纖復合材料行業中,盡管池窯產能已占90%,熱塑性復合材料產量已占纖維復合材料總產量的42.50%,畢竟還有10%的球窯、坩堝法需要壓縮去除,現有的池窯技術水平仍然可以更上一層樓,以智能化制造,在減少人工需求量的同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產品品質。過去一年的數據顯示,來自池窯拉絲的高端化玻纖產品熱塑紗、高品質氈紗、電子紗的價格持續看漲,傳統產品(風電紗、普通增強紗等)卻無法賣出好價錢。隨著下游復合材料市場的全球化快速增長,尤其是環保綠色的高性能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的日益擴大,如何創新供給,提升供給水平,增強新產品和短缺產品供給能力,開發高附加值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尋求供給側新突破,以形成有效的新供給、滿足新需求、培育新動能,是玻纖復合材料行業將供給側改革推進縱深道路上所面臨的新課題。
       2017年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國內外市場依然嚴峻
           2017年,國際環境依舊嚴峻復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也仍然較大,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玻纖復合材料行業市場形勢依然嚴峻。貿易保護主義陰魂不散,2016年2月17日、2016年8月9日,美國和歐盟再次針對我國玻纖產品發起反傾銷訴訟。在積極應對據理力爭的同時,行業仍需加強自律,切勿盲目擴張產能、隨意漲價,一旦產能失去有效控制,便會陷入低價傾銷的泥淖,勢必引發競爭中的價格大戰,造成中小企業紛紛倒閉等惡性競爭事件,甚至導致全行業萎縮的嚴重后果!
       (二)環保壓力增大

      隨著霧霾在全國范圍內持續肆虐,環境污染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環保問題日益受到國家和社會各方的高度重視,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環保法》被譽為“史上最嚴”,工業領域減排壓力驟增?!笆濉逼陂g,在供給側改革的主線下,玻纖復材行業要貫穿綠色發展的理念,走綠色化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之路,讓綠色發展成為行業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為環境保護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從樹脂、玻璃纖維到制品縱向貫通,帶動整個產業聯動起來,實行制品終身負責制,即使銷售出十年二十年也要能夠做到誰生產誰回收,讓復合材料物盡其用,完成資源回收再利用,玻纖復合材料產業如若做不到循環經濟必然會被時代的車輪所淘汰!復合材料回收物的資源化再利用必須走產業化發展之路,在充分利用市場調節機制的基礎上,發揮政府、協會對產業的規范、自律、監督、引導和協調作用,國務院曾于2010年印發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把資源回收列為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部分,行業協會將鼎力協助勇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努力為其爭取國家政策的支持!

      (三)加快推進智能化升級改造

      “工業4.0”時代又叫大數據時代、智能化時代,智能工廠是“工業4.0”最典型的時代特征。在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道路上,玻璃纖維行業已經大踏步走在了建材工業的前列。2015年,泰山玻璃纖維有限公司的“玻璃纖維智能工廠試點示范”項目入選全國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名單;2016年,巨石集團有限公司的“年產36萬噸玻璃纖維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入選2016年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名單?!吨袊圃?025規劃》的正式出臺,為行業提供了全新的發展契機,我們要力爭全部池窯企業在2020年前完成智能化升級改造,在由“中國制造”轉身為“中國智造”的道路上繼續領跑前行。
          同時,一批復合材料行業不同領域的佼佼者也要力爭早日入圍示范線項目名單。如1993年涉足復合材料行業的勝利油田新大管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多年來專注于玻璃鋼套管、玻璃鋼大型儲罐等產品的開發研究,堅持走專業化、差異化發展之路,憑借強大的技術創新研發實力、高可靠性的產品質量以及領先的全球市場業績,以其主營產品“纖維增強塑料輸油管”的雄厚實力上榜首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名單”。
      又如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浙江華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杭州華聚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整體應用解決方案的提供,其創新性的三明治復合板材熱塑性復合蜂窩板(HolyPan?),大大降低了板材重量,同時又兼顧優良的力學性能,不僅造價成本降低,加上其耐腐蝕、不分層、可回收利用的特性,可廣泛應用于物流快遞廂體、移動建筑、房車、包裝、新農村建設等領域,是加快汽車輕量化和發展綠色建材的助推器,發展空間巨大,未來可期。
      再如國內整體衛浴行業的翹楚蘇州科逸住宅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擁有36年的專業生產經驗,
      在住宅設備領域潛心耕耘勇于創新,研發整體浴室新材料新技術,推出了結合金屬板與SMC材料的特性的“科能板”,將SMC整體浴室產品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已實現主要工藝的全過程自動化生產,數十臺大型模壓機數百臺SMC大型模具每4分鐘下線一套整體浴室的產業規模令人嘆為觀止!科逸還建成了江蘇省工程技術中心和工業設計中心,其中心開展的“裝配式住宅部品研發關鍵技術研究”以及“既有建筑宜居改造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入選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產生了巨大的示范效應。
          《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作為衡量一國綜合國力的基礎,作為世界科技發展的注釋,中國制造的號角已經吹響,玻纖復合材料行業的智能化之路就在腳下,充滿艱辛更充滿激情,相信在政府、協會的支持協助下,全行業凝心聚力,必能肩負起時代發展的新使命!
       (四)完善修訂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起草制定復合材料行業準入條件
           玻璃纖維行業準入制度的出臺和實施,極大助力了玻纖行業的健康有序穩定的發展。當前,復合材料行業也正面臨諸如產業集中度不高、小企業比例過大、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低價惡性競爭不斷、企業研發及應用研究能力不足、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等問題,與當初玻璃纖維行業出臺實施準入政策前的狀況非常相似。因此,為有效遏制復合材料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擴張,規范市場競爭秩序,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本著提升行業自律,促進行業轉型,創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復合材料行業納入準入管理制度已勢在必行!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受工信部委托已與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在2016年8月簽訂了《完善纖維復合材料行業準入政策研究》委托項目,纖維復合材料行業準入政策出臺指日可待。
       (五)誠信體系建設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中華民族歷來崇尚誠信,誠信不僅是人的道德基石,也是企業的生存發展之本。在全球化市場化的今天,誠信對于企業尤為必要,產品質量就是企業誠信的試金石。
          凡是高瞻遠矚的企業無不以產品質量作為自己的生命線,沒有質量就沒有品牌,也就沒有未來。以玻璃鋼管道為例,很多企業盲目跟風,一味追求“低成本”,以低價格競標報價,惡意競爭,導致產品大面積出現質量問題,質量事故頻頻發生,在某些地區,玻璃鋼給排水管甚至一度被貼上 “禁用產品”的標簽,嚴重損害了行業的聲譽,令玻璃鋼管道行業飽受詬病。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勝利新大自涉足玻璃鋼管道業務伊始,從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做起,嚴把質量關,以優質產品贏得信譽打造品牌,在紛繁復雜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獲得長足發展,成就主營產品“纖維增強塑料輸油管”全國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偉業。同樣,在蘇州科逸,以誠信作為企業精神的根基,用質量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國際化的質量標準和完美的品質訴求落實在生產制造流程的每道工序每個環節,其產品從民用到工業,從農村到城市,從南極到北極,從黃皮膚到白皮膚、黑皮膚,廣泛地應用于諸多領域,充分彰顯了中國整體衛浴第一品牌的魅力,由昔日的浙江東方蝶變為今日的世界科逸!
          企業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是企業開拓市場的通行證,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呼喚每一家企業增強誠信意識,構建誠信體系,讓我們眾志成城,共筑纖維復合材料行業誠信的大廈!
       (六)找準企業發展方向
           在“十三五”開局之際,《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鏗鏘落地,這是國務院近二十年來首份專門為建材工業制定的文件,充分表明了建材工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兑庖姟访鞔_指出了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基于非金屬礦物,用于節能防火、填充涂敷、環保治理、儲能保溫的礦物功能材料。加快推進玻璃纖維、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以及玻璃基板、光纖預制棒、高壓電瓷、陶瓷分離膜、閃爍晶體、激光晶體等先進無機非金屬產品的首批次示范應用,加大推廣應用力度,擴大新材料產業規模。
      企業只有認清了行業發展的大形勢,才能正確確立自己發展的戰略目標,謀定而后動,確定目標市場,定位主體產品,完善提升工藝技術水平,在當前經濟環境面臨的新常態下,爭取做本產業鏈中不可代替的一環,持續創新,腳踏實地,從做專做精開始,穩扎穩打,再到做大做強,我們已經有足夠多的世界第一了,缺少的恰恰是更多的世界唯一,贏在執著,勝在專注,這是一個需要單項冠軍的時代!巨石、泰山、重慶國際堪為玻纖行業做大做強的標桿企業,屹立于世界之林;復合材料行業的勝利新大、蘇州科逸專注某一專門領域的技術、生產和應用,從做專做精開始崛起為遙遙領先的領軍企業和創新專注的典型,他們的成長之路更值得學習和借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一年,機遇和挑戰共存,我們更需警惕光鮮數據后面的隱憂。深化改革就是要搬掉改革道路、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敢于啃掉阻礙行業發展的“硬骨頭”,在大力發展熱塑性復合材料的同時,下大力氣解決廢品、制品的回收問題。目前歐美國家正在研究復合材料制品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技術,我們的起步并不晚。由于產品質量問題,使用壽命短,國內有數千萬噸的復合材料制品等待或即將等待被處理,這是纖維復合材料面臨的新課題新挑戰,更是行業發展中出現的重大歷史機遇,我們當集全行業之力、聚社會資源、借政策東風,動員政府和有識企業行動起來,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敢于挑戰才能突破,踢開“絆腳石”,讓改革的列車高速通行。東方欲曉,風景這邊獨好!


      新聞分類
      聯系我們
      • 唐山林德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
      • 聯系地址:唐山市現代裝備制造工業園區三金路8號
      • 電 話:0315-3799501
      • 傳 真:0315-3799502
      毛片av无码专区,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会,亚洲国产欧美福利一区二区,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久久久在
    2. <track id="1uacb"></track>
    3. <tbody id="1uacb"><div id="1uacb"></div></tbody>
    4. <bdo id="1uacb"><optgroup id="1uacb"><thead id="1uacb"></thead></optgroup></bdo>
      <bdo id="1uacb"><dfn id="1uacb"></dfn></bdo>

        <tbody id="1uacb"><div id="1uacb"><address id="1uacb"></address></div></tbody>
        <track id="1uacb"></track>